公元1344年股票配资首选门户网站,正值元朝末年,天下大乱,民不聊生。当时年仅16岁的朱元璋因家境贫寒,父母双亡,走投无路之下,为了活命不得不来到於皇寺(后改称皇觉寺)剃度,成为一名最低等的扫地僧。对于年轻的朱元璋来说,出家为僧本非所愿,他选择遁入空门纯粹是为了在这乱世中求得一口饭吃。然而命运弄人,谁能想到这个在寺庙中扫地的穷苦少年,日后竟能成就一番帝业。待朱元璋统一天下,登基称帝后,他曾经栖身的於皇寺却早已在战火中化为废墟。
为了纪念自己人生的转折之地,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十六年(1383年)特意在凤阳境内的九华山日精峰下另择新址,大兴土木,修建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大龙兴寺。这座皇家寺庙规模宏大,建筑精美,朱元璋不仅亲自撰写《龙兴寺碑》碑文,还御赐第一山的尊号,并亲笔题写第一山碑。在整个明朝时期,大龙兴寺都享有特殊的皇家地位,寺庙住持更是被破格封为六品印信僧官,香火之盛,一时无两。
然而随着明朝国力的衰退,这座皇家寺院也逐渐走向衰败,连名称都简化为龙兴寺。到了崇祯八年(1635年),农民起义军攻陷凤阳,作为朱明皇室发源地的龙兴寺,自然成为起义军重点破坏的对象,最终被付之一炬。直到清朝康熙十二年(1673年),在时任凤庐道尹范时秀、凤阳知府章钦文等人的多方筹措下,才得以重建龙兴寺。
展开剩余76%重建后的龙兴寺,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,都远不及明朝鼎盛时期。要知道明朝时的龙兴寺作为皇家寺庙,其地位之尊崇,连佛教祖庭、千年古刹都难以企及。建文元年(1399年)就发生过一个典型案例:中军都督佥事孙岳在凤阳驻军时,擅自拆毁龙兴寺的木材用于修复战舰,结果被朝廷革职查办。要知道中军都督佥事可是正二品的高官,仅仅因为拆了几个寺庙的门窗就被罢官夺爵,足见龙兴寺在明朝统治者心中的特殊地位。
可惜随着明朝的覆灭,龙兴寺的辉煌也一去不复返。虽然清朝康熙年间曾两次重修,但重修后的龙兴寺已沦为普通寺庙,再也无法重现昔日的皇家气派。据史料记载,明朝时期的龙兴寺占地达96平方公里,民间甚至有僧童骑马关山门的说法,形容其规模之宏大。而重修后的龙兴寺,面积仅剩6900平方米,连原来的零头都不到。
近几十年来,龙兴寺的状况更是每况愈下,建筑年久失修,僧人们只能在破败的殿堂中勉强维持佛事。直到广闻大师的出现,这座千年古刹才重新焕发生机。广闻大师的传奇经历令人称奇:他刚到龙兴寺时只是个默默无闻的扫地僧,地位卑微。但短短十余年间,他竟从一个底层僧人一路晋升为寺庙住持,更成为远近闻名的得道高僧。然而谁能想到,这位受人敬仰的高僧,竟是个潜藏多年的杀人逃犯?
广闻大师极具经营头脑,他主持寺庙后,很快就让龙兴寺重现生机,香火日渐鼎盛。他利用香火收入对寺庙进行全面修缮,不仅解决了房屋漏雨漏风的问题,还新建了多座殿堂。僧人们虽然习惯了清苦生活,但看到寺庙焕然一新,都对广闻大师充满感激,认为他是佛祖派来振兴佛门的使者。
在广闻大师的精心经营下,龙兴寺的声誉与日俱增。他不仅精通佛法,还乐善好施,在佛教界享有崇高威望,经常受邀参加各地佛事活动。如果不是2016年8月12日那场意外,广闻大师或许真能成为一代高僧。但就在那天上午,一群警察突然闯入寺庙,将这位得道高僧押上警车。被捕后,广闻很快供认了自己的杀人事实,但仍狡辩称出家是为了赎罪。这一消息让龙兴寺的僧众震惊不已,他们无法相信德高望重的主持竟是个杀人犯。
经查,广闻大师俗名张立伟,2001年在黑龙江大庆市伙同他人杀害3人后潜逃。为躲避追捕,他一路逃至安徽,先后在两家寺庙藏身,最终在龙兴寺落脚。利用当时对出家人身份审核不严的漏洞,他伪造资料成功出家,从扫地僧做起,一步步升任住持,后来更当上当地佛教协会会长。
在潜藏的十多年里,广闻确实为龙兴寺做出不少贡献。他主持修缮了寺庙主要建筑,还新建了七佛宝塔、地藏王殿等设施,使这座千年古刹重现光彩。正因如此,他在僧众心目中一直是位德高望重的大师。那么他是如何暴露的呢?原来,2016年他应邀出国参加佛教论坛,在办理护照时身份败露。警方顺藤摸瓜,确认他就是逃亡多年的杀人犯张立伟。
佛门本是清净之地,僧人生活简单,与外界接触有限。正因如此,一些罪犯选择出家来隐藏身份。2016年除广闻外,还有一位叫力天佑的高僧也被抓获,同样是杀人后遁入空门。佛经有云:善恶终有报,像广闻这样的人,即便能躲一时,终究难逃法网。他所谓的赎罪之说,不过是逃避惩罚的借口罢了。若真有心悔改股票配资首选门户网站,就该早日自首,而不是玷污佛门清净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华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